草坪安全越夏管理关键技术

2024/5/6 9:43:28 616次浏览

4b.jpg

草坪安全越夏管理关键技术

一、修剪

冷季型草坪草最适生长温度是15-25℃,当日平均气温高于35℃,冷季型草坪草进入热休眠状态,抗逆能力急剧下降,为此进入高温夏季,适当提高留茬高度,例如春季留茬高度在5厘米,此时留茬高度可提高至8-10厘米,以增加草坪草的抗逆能力。

二、浇水

草坪草是比较耗水的植物,进入夏季要注意浇水,浇水原则“一次浇透,干后再浇”,避免出现天天浇水天天缺水的现象。浇水时间一般控制在上午11:00之前和下午15:00以后,尽量避免在高温的中午浇水,除非是草坪草特别缺水即将旱死,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中午浇水。另外,草坪修剪后要及时浇水,避免出现修剪后间隔时间太长,造成草坪缺水死亡。

三、巧施夏肥预防病害

进入病害高发季节,草坪修剪后,浇完水,要及时喷施杀菌剂预防病害,同时可加入叶面肥和控制草坪旺长的药剂(可有效减少草坪草的修剪次数)。具体使用什么药剂咨询卖农药的店铺没有推荐,可以有效增强草坪草的抗逆性从而达到防病的目的。注意控制旺长的药剂,每个生长季节最多使用2-3次,不能频繁使用,否则影响草坪草的寿命。

四、病害防治

进入高温高湿的夏季,冷季型草坪草容易发生褐斑病、夏季斑病、腐霉枯萎病等病害,一定要注意观察,一旦发现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控。

(1)褐斑病

病害发生早期往往是单株受害,受害叶片和叶鞘上病斑梭形、长条形,不规则,初期病斑内部青灰色水浸状,边缘红褐色,后期病斑变褐色甚至整叶水渍状腐烂。由于枯草圈中心的病株可以恢复,结果使枯草圈呈现"蛙眼"状,即其中央绿色,边缘为枯黄色环带。

冷季型草发病盛期主要在夏季。由于此时气温高、空气湿度大、降雨多、草株上露水、吐水丰富,非常有利于病菌大量侵染,造成病害猖獗发生。

(2)夏季斑病

发生特点:主要发生在夏季;病株不长、低矮、叶片迅速由灰绿变成枯黄色,病株极易拔起;根和根茎部呈黑褐色,外皮层腐烂,可见网状稀疏的黑褐色匍匐菌丝;草坪初呈凹陷、病斑周围健康草株叶片相互搭接似鸟巢状;草坪上形成的秃斑处,往往有杂草或其他禾草侵入。

当夏季持续高温,病害就会迅速发生。随着炎热多雨天气的出现,一段时间大量降雨或暴雨之后又遇高温的天气,病害开始明显显现并很快扩展蔓延,造成草坪出现大小不等的秃斑。

(3)腐霉枯萎病

腐霉枯萎病是草坪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,短时间内就可造成草坪草大面死亡,形成秃斑,极大地破坏草坪景观。


相关资讯
    暂无相关...